从学员角度谈在线教育软件可用性
相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,在线教育方案确实有很多值得大家信赖的优势,但是对于学生来说,存在一个空间感的缺失, 在线教育的归属感并非很大,学生是喜欢形式多余喜欢它,这也是因为大部分的在线教育平台的做法导致了,三大的做法让归属感落空。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方面的介绍。
归属感空虚
在平台而言,学生只是一个数据,其它行业或许问题不大。但教育行业的学生是有点敏感,他们是追求平等与自我的实现,因此会很在乎平台方释放的信号。对于学生而言,传统机构是有很大的归属感,这是时间与老师的积累的结果,这也就解释了在线教育汹涌而来的时候,有些机构不担忧的原因之一,但他们似乎低估在线教育的能量而已。在在线教育里面,学生求知欲得到满足,而自身个性化得到了释放,这时候会以自己为主,所谓的归属感地位必然降低了。
1、机构做法生硬
在线学习的课程,学生喜欢就看,需要付费的就付费,这种情况是水到渠成的事情,这也是教育机构付费问题不是大问题的表现。但教育是一门艺术,并非仅仅是交易那么简单,不少机构与学生做不到有效的沟通,连咨询窗口都懒得放上去,很难想像能够持续发展。另外,在线教育也需要用到人与人相处之道,适当搞些活动,礼品等,增强学生与平台间的关系,把一些互联网生硬的做法,稍微的改掉,这才不会闹出互联网的人不懂教育的笑话。
2、教师不懂维护
不少传统机构老师跳槽到在线教育领域,但有些老师还是沿用过去的做法,并没有做到社交化。尤其是一些传统的机构的网校或者在线教育,情况更是眼中,也是竞争性低的原因。在线教育冲击到并非只是模式,同时也有学生与老师的关系,它让老师更好的融入到学生中去,捆绑学生,而并非在把机构作为载体。奉劝一句:放下你的身价,学生化吧。
3、监督
不少质疑在线教育的问题中,不约而同的提到自制力这个问题,没错,在线学习本身是一个自觉的过程,但解决这个问题也并非没有折中的做法,比如课程的有趣,还有老师上课后主动联系学生或者上课等主动联系,而传统教育之所以没有这个问题,因为学生学习的时候是在身边,因此少了很多的沟通渠道了。
另外一个平台要把自己当作成人,越来越多的平台给人的感觉很不好,学生一进来完全没有归属感,设计要从人性化出发,不要自己认为好的就好好的,比如前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创建的“跟谁学”网,如果这是终版,那么可以肯定版面实在不好,只能作为官网,根本提不起学生登陆网页的自觉性。
比如做得好些就是拓词、网易有道词典的做法,通过APP学习单词,会让学生分享到朋友圈今天学习了几天了,这样子提醒用户,而非学完,离开APP就搞定了,要付出得更多,而且并非随手可得,学生才会坚持,另外通过分享也让自己圈子的朋友监督,这也有产生影响。
评论列表(0条)